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蔡一峰紀錄片新作「獨立之前」

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JSSVtQaBBQT10gt1t0T9cA--/article?mid=19107&prev=19114&next=19096&l=a&fid=10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MXP-男生卡路里褲臭鞋比賽aPure專櫃
蔡一峰紀錄片新作「獨立之前」
其實每一部入圍的紀錄片都很棒很感人.只是我認識蔡一峰老師.認同他的理念.大家都是站在善良的弱勢一方.希望可以用最熟悉的方式呈現社會裡還有不公不義的現象需要大家來關心.不要勿以為我們是一群吃飽撐著沒事幹.只因為我們都擁有赤子之心.相信世界還有希望與愛存在.才會製造改變的可能性%26nbsp; 素素
紀錄片老師-蔡一峰參與時代基金會映像公與義影展活動~現在正在舉辦票選活動~邀請學員踴躍共襄盛舉幫蔡老師投下您的一票
蔡一峰紀錄片新作「獨立之前」
入圍時報基金會映象公與義影展
http://blog.xuite.net/cceforg/movie
頒獎典禮:11月21日星期五1400時
頒獎地點:誠品敦南店B2視廳室
影片播映地點: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南海劇場
影片播映時間:11月22日星期六1900時
企盼大家有空蒞臨指導
另 請大家踴躍上網 加油打氣
用簡單的鏡頭、真實的畫面帶領我們一起思考那些快被遺忘卻真實存在的生活!
http://blog.xuite.net/cceforg/movie/20416511#11119822
導演簡介
蔡一峰,1961年生於台中縣,1985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組、2003年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碩士。曾任電視製作、電影副導、台視記者、台視南部中心特派員, 2000年開始拍攝紀錄片;2005年離開電視新聞工作,決定以拍攝紀錄片為終身志業、替弱勢發聲為努力的方向。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高雄第一社區大學/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兼任講師。 蔡一峰作品偏重社會議題探討,作品「假裝看不見」及拍攝中的「馬伕列傳」,係以高雄性產業的大陸妹、馬伕為題材,觸角敏銳,引發許多的討論。另外對原住民題材也相當關注,作品「誰來聽我說」、「一個相遇的故事」、「獨立之前」及拍攝中的「魯凱阿嬤」,都是原住民議題的紀錄片。 作品
1. 2001年作品「奇異果」 入圍第三屆南方影展
2. 2002年作品「誰來聽我說」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拍攝%26nbsp;入圍 200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第廿六屆金穗獎最佳紀錄影帶獎
3. 2003年作品「假裝看不見」 入圍 200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2004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入選2006中華電信大電視「嚴選紀錄片大賞」%26nbsp;
4. 2006年作品「一個相遇的故事」入圍2007教育影展
5. 2007年「馬伕列傳」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拍攝
6. 2008年作品「阿秋綜藝團」屏東社區開麥拉紀錄影像徵選第一名
7. 2008年作品「獨立之前」
2004年發生的「高砂國」事件,引發許多的爭議;不論原漢輿論,幾乎全是負面的評價,其實高砂國的「社群自立造屋」可能成為社區發展的模範,值得深入研究其可行性;它的錯,錯在「高砂國」缺乏正當性,而且領導者動機不明,才會引起非議。 拆除前一個禮拜,我進入園區,計劃拍攝紀錄片,不料竟見證了「高砂國」的終結過程!「高砂國」走進歷史了嗎?發起人蘇榮宗說:「有形的高砂國雖然滅亡了,但無形的高砂國正成長中」…幾年過去了,我不願見到「高砂國」被時間所湮沒,於是重新拿起攝影機,開始找尋好久不見的「高砂國」原住民朋友們;我想藉這支紀錄片的完成,以「高砂國」事件的過去、現在、未來,凸顯原住民的遭遇;不僅讓原住民朋友正視族人所面臨的困境,也讓其他族群朋友能深入瞭解「高砂國」的來龍去脈、進而認同「高砂國」事件中屬於原住民本身真正的訴求。 總部設在加拿大的「全球原住族民議會」於1985年的宣稱:「除了直接射殺我們之外,最有效消滅原住民的方式,便是將我們和我們的土地分開。」,原住民和土地是唇齒相依的關係,離開了土地,原住民不再是原住民!「高砂國」被消滅了,他們不是被射殺,而是被強迫離開了土地。 感謝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這次「映象公與義紀錄影片影展」,讓「獨立之前」這部影片有公開放映的機會、讓大眾能聽到這一群身處社會邊緣弱勢的原住民的心聲。另外感謝吳乙峰導演,出任影片「監製」,謝謝他的鞭策和指導,「獨立之前」才得以完成。
導演簡介
蔡一峰,1961年生於台中縣,1985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組、2003年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碩士。曾任電視製作、電影副導、台視記者、台視南部中心特派員, 2000年開始拍攝紀錄片;2005年離開電視新聞工作,決定以拍攝紀錄片為終身志業、替弱勢發聲為努力的方向。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高雄第一社區大學/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兼任講師。 蔡一峰作品偏重社會議題探討,作品「假裝看不見」及拍攝中的「馬伕列傳」,係以高雄性產業的大陸妹、馬伕為題材,觸角敏銳,引發許多的討論。另外對原住民題材也相當關注,作品「誰來聽我說」、「一個相遇的故事」、「獨立之前」及拍攝中的「魯凱阿嬤」,都是原住民議題的紀錄片。 作品
1. 2001年作品「奇異果」 入圍第三屆南方影展
2. 2002年作品「誰來聽我說」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拍攝%26nbsp;入圍 200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第廿六屆金穗獎最佳紀錄影帶獎
3. 2003年作品「假裝看不見」 入圍 200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2004台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入選2006中華電信大電視「嚴選紀錄片大賞」%26nbsp;
4. 2006年作品「一個相遇的故事」入圍2007教育影展
5. 2007年「馬伕列傳」獲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拍攝
6. 2008年作品「阿秋綜藝團」屏東社區開麥拉紀錄影像徵選第一名
【飛行少年】記錄片特映會 導演映後座談 高雄場次,活動免費,歡迎參加!
2008年作品「獨立之前」%26nbsp; 時間:11/21晚上6點半地點:高雄佛光山普賢寺(七賢二路426號10樓)
活動內容:【飛行少年】紀錄片放映 黑糖導演映後座談紀錄片內容:%26nbsp; 他們是一群住在花蓮信望愛少年學園的青少年,在他們現在看起來陽光燦爛的每個笑容背後,都曾經都有一段我們認為不幸的故事發生過。也許是受到家庭中父母親的不當對待或忽略,因此而逃家逃學,甚至做出連他們在當時年紀都不知道對不對或該不該做的事,最後他們被送來這裏。這是一個收容「非行少年」(非常行為,就是行為偏差的意思)的安置機構,但是或許對這些孩子來說,這裏才是一個他們可以學習真正去愛人的家庭,在這裏的老師們很有耐心的用宗教的力量來引導他們,讓他們學習去愛自己接納自己的遭遇,甚至學習去原諒他們的父母,同時藉著詩歌陶冶他們生活,還有騎獨輪車來鍛鍊他們的意志。這是由一位觀護人從日本引進的運動,藉著騎車時不斷尋找平衡點的過程,引導他們找到自己找到未來的定位,他們在今年八月份己經完成環島騎獨輪車的活動,在過程中他們也克服了相當多的困難,他們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和堅持到底!名額有限(60人)採預約登記。預約報名專線:07-2518200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電影簡介:一部關於邊緣少年挑戰一輪車環台千里之紀錄片。 「飛行」少年?何謂飛行?是學開飛機或滑翔翼的青少年嗎?不是!這個「飛行」其實只是取其諧音,原本應該是「非行」少年,也就是「非常行為」意指行為偏差的意思!這群孩子有的是失親失養,有的是遭家庭或學校的遺棄,傷痕累累的身心就像破碎的拼圖般,現在黃牧師、盧觀護人及信望愛的老師們,決定幫孩子們拼湊出完整的人生拼圖……以信心代替管束,一群熱心的大人?行為偏差的孩子們規劃了單輪車環台一千公里的活動,相信唯有孩子們找回自信,體驗努力就會成功的經驗,才能讓他們的人生產生正面能量,帶來真正的改變。從零開始學,三十個孩子單輪車的環島計劃,在2006年的夏天落實成真。*目前影片得獎紀錄:1.2008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2.200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公視獎-台灣映像觀眾票選最佳影片3.2008南方影展入圍4..時報文教基金會「2008映像公與義」紀錄片影展入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