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看對行情為什麼沒做對交易 ...

本文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4_ltTWaFGRlZDPIlaXb6ln4-/article?mid=15603%26prev=15605%26next=15601%26l=a%26fid=7 網絡轉發,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改變世界的寒冬
看對行情為什麼沒做對交易 ...
看對行情為什麼沒做對交易 ...
都說期貨市場上是九輸一勝,只有一成左右的人能在市場中盈利。不過卻沒有“只有一成左右的人能準確判斷行情”的說法。這意味著大部分時候都存在著看對行情卻沒做對交易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經常為看對卻沒做對而懊悔。總結與分析了相關的交易行為與交易心理,認為以下的幾個問題是造成看對卻做不對的重點因素:
一是建倉時機的選擇上。雖然趨勢的判斷是正確的,但如果在建倉後遭遇幾次大的調整,並且出現因各種原因止損離場的狀況。那麼,這樣的止損勢必對賬戶資金造成傷害,也會影響到最終的盈利狀況。建倉時機的選擇實際上是要在分析趨勢的基礎上把握節奏。因為價格總是波浪式前進的,趨勢中夾雜著調整走勢,長期、中期、短期趨勢可能是不一致的。趨勢看對了,如果節奏把握不對,一樣會出現止損離場的問題。
二是資金的分配問題。特別是實際操作中的加倉方法。初次建倉後,如果價格向不利的方向運行,選擇止損還是選擇繼續加倉以求攤低成本?如果選擇繼續加倉,那麼必須對再次加倉的數量與間隔價位做好計劃。一旦出現加倉的價位過於密集,使得持倉在較窄的價位區間內迅速擴大,則賬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將大為降低。而這樣數次反復後,交易者對持倉過重的憂慮將加重,很容易形成當價格向有利的方向運行時,出現該加倉時不敢加倉的心理。
如此一來,就會出現止損的時候常常是重倉,而盈利的時候常常是輕倉的現象。顯然,這只能達到把虧損擴大、把利潤縮小的效果。即便最後盈利的點數大於止損的點數,但由於持倉數量的原因而使得盈利額小於虧損額。
三是心理層面的原因。造成虧損後持續加倉的心理是固執與僥倖的重合。因為固執於原有看法,所以不會接受當前處於調整的事實,而選擇逆勢加倉。也因為僥倖,所以會覺得加倉後也許價格就會向有利的方向運行,這樣原有持倉也可以解套乃至獲利離場。這種情況下,通常我們自我安慰的本能,會讓我們選擇忘記風險,而把希望寄托在沒有客觀理由支持的“未來行情”上。
造成盈利的時候不敢加倉的,則是恐懼與落袋為安心理的重合。特別是這種恐懼在前期價格不利變動的時候被反復強化過。我們曾經為持倉過重苦惱過,當這種苦惱終於過去的時候,在潛意識裡就有了拒絕再次加倉的意念。另外,落袋為安的心理也“鼓勵”我們盡快地遠離市場,雖然這個時候價格走勢對我們非常有利。
多數時候我們會虧損正是因為這種持有損失頭寸而結束有利頭寸的做法。會選擇持有損失頭寸或許與我們試圖證明“自己是正確的”的潛意識有關。而結束有利頭寸也許也正是因為“我已經證明了自己是正確的,如果繼續持有,也許就會變成錯誤的”這樣的心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利潤奔跑,並控制止損。投資市場中同樣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當贏不贏的時候就要擔心虧損會找上門來。正如《克羅談投資策略》中提到的“在明顯的趨勢市場中只獲小利的人不會變富”。
因此,看對行情並且最終做對交易,需要我們在行情判斷上、交易策略制定上更客觀更理性,也需要我們在執行交易計劃的時候克服掉種種不利心理的影響。
使用多重系統時如何進行頭寸管理 ...1
Managing Positions When Using Multiple Systems
使用多重系統時如何進行頭寸管理
In our last Bulletin we presented our reasoning for using multiple systems in multiple markets in order to produce more consistent profits and to generate a smoother equity curve. In this Bulletin we will address some of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controlling our position sizes when employing this strategy.
在上一貼中我們解釋了在多重市場中使用多重系統,有助於獲得持續一致的盈利和更為平滑的資金曲線。在本帖中,我們將給出在實踐中使用這種策略時會碰到的一些有關控制頭寸規模的問題。
When using multiple strategies/systems in one market we are inevitably faced with the question of how many positions to trade and what to do when long and short trades appear at the same time. Many potential problems can be reduced if the systems are designed to integrate well so that one type of system will be turning off just as a different type of system is turning on. It is certainly not that difficult to devise rules that will serve to eliminate most of the contradictory trading signals.
我們要建立多少頭寸?當多頭信號和空頭信號同時出現時我們該如何建立頭寸方向?等等這些問題是我們在同一市場中使用多重策略/系統時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其中一些問題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能協調好系統間的關係,當一種系統被觸發時與之相反的系統就會自動關閉。我們不難通過建立一些規則來排除大部分相互矛盾的交易信號。
For example we can require that prices be above a specified moving average in order to initiate buy signals and below that same moving average to generate signals to sell short. Although such a rule might appear to avoid contradictory signals it is not foolproof. It is possible that an existing long position initiated at prices above the specified moving average might still be in place when a new entry is signalle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s a result of prices having drifted below the moving average. In this instance we have an open long position and a new signal to sell short.
例如,在產生買入信號前我們要求價格必須在某一移動平均線之上,在產生賣空信號前我們要求價格必須在某一移動平均線之下。盡管這樣的規則能避免產生一些相互矛盾的信號,但不能完全避免。比如當價格低於某一移動平均線時系統發出賣空信號,然而此時我們還持有在價格高於該移動平均線時建立的多頭倉位,也就是說在我們持有多頭倉位的時候又接到一個賣空的入場信號,這種相互矛盾的情形是有可能出現的。
Although it is theoretically possible to have two or more accounts and hold both long and short posi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mon solution is to simply trade the net position. Two longs and a short is a net position of one long. A long and a short is a net position of no contracts. The large CTAs who are trading multiple systems usually trade net positions and some of them easily operate 50 or more systems at a time.
盡管理論上我們可以同時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因而能同時持有多頭和空頭頭寸,但一般的解決方法是簡簡單單的持有兩者相互抵消後的凈頭寸。兩個多頭頭寸和一個空頭頭寸相互抵消後的凈頭寸是一個多頭頭寸;一個多頭頭寸和一個空頭頭寸相互抵消後的凈頭寸為零。許多使用多重系統的商品交易顧問(CTA)通常只建立凈頭寸,其中有些人能同時輕鬆的使用50種以上的系統。(疑問:同時使用50種系統,太誇張了吧)...@.@
使用多重系統時如何進行頭寸管理 ...2
Another possibility with the multiple position strategy is to operate with a limited exposure in terms of the maximum number of contracts traded at one time. For example, assume we wanted to trade all six of our bond systems and never have more than three contracts on at one time. For starters, the design of the bond systems makes it unlikely that we would ever have more than three positions in the same direction. But let%26#92;%26#39;s assume that it does happen and we are holding three long positions and a fourth system kicks in and says to go long again. We could choose to operate on a first come basis and simply ignore the fourth signal. However, as the designer of these systems I believe there might be a better solution.
當我們要限定交易暴露的風險時,也即規定同時持有的合約數目的最大量,我們會面對另一種可能出現的問題。例如,假定我們同時使用6個債券交易系統,而且我們同時持有的合約數量不得超過3個。一開始債券交易系統被設計成不會讓我們在同一個方向建立3個以上的倉位,然後我們持有3個多頭頭寸,再然後出現第四個信號讓我們再次入場做多。我們可能選擇忽略第四個信號,僅按原先的入場基準堅持倉位。然而,作為這些債券系統的設計者,我相信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for starters 第一;首先;作為開頭
I would suggest trading on the basis of giving priority to the most recent signal. If we were long three contracts and got a signal to go long again, I would switch the oldest open position and trade it as though it were the new signal. Lets say that we are long on systems A, B, and C. Then system D gives a buy signal. No new trade is entered and we operate the exits as though we are long in systems B, C and D.
我則建議根據最新的信號進行交易。如果我們已經建立了3筆多頭倉位,然後又得到一個入場做多的信號,我會將之前建立的第一筆多頭倉位的交易基準轉換到最新信號上,這樣該倉位就像是根據最新的入場信號建立起來的。比如,我們根據系統A 、 B 和 C建立起3筆多頭倉位,然後系統D給出一個買入信號,雖然此時我們沒有再次進行新的交易,但效果上相當於做了一次虛擬的交易,因為我們現在是根據系統B , C和D來持有多頭倉位的。
The reason I prefer this method is because I know the effort that is put into designing the pre-entry setups for each system. These pre-entry setups are designed to give us an accurate reading of market conditions just as we enter each trade. These pre-entry conditions not only tell us the direction (up, down or sideways) but often tell us the present strength of the directional trend and the best time frame to be trading right now. By switching from the old position in system %26#92;"A%26#92;" into the new position in system %26#92;"D%26#92;", we will gain the benefit of using system %26#92;"D%26#92;%26#39;s exit strategy which is most likely to be in tune with current market conditions. I like to call this process %26#92;"System Updating%26#92;". There is no order needed or entered with our broker to %26#92;"Update%26#92;" our systems. We simply stop placing exit orders for system A and commence placing exit orders for system D instead.
我之所以選擇這種方法是因為每個系統的設置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設計這些設置的目的是在我們入場交易前市場背景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這些市場背景不僅告訴我們趨勢方向(上昇、下降還是橫盤整理),在很多情況下還能告訴我們當前趨勢的力度以及我們應該選擇的交易時間框架。把原先系統“ A ”的頭寸轉換為系統“ D ”的頭寸,我們就能使用系統D的離市策略,這會使我們受益,因為系統D有可能更適合當前的市場狀況。我喜歡把這種轉換過程叫做“系統更新”。在這個系統“更新”過程中,我們既不需要下訂單,也不需要經紀人,需要的僅僅是取消原來系統 A設置的止損單,代之以系統D設置的止損單。...@.@
使用多重系統時如何進行頭寸管理 ...3
Another possibility is to limit our open positions to one long term strategy and one short term strategy so that we can monitor all six systems without having more than two positions on at one time. If we have one long term position on we will only enter a second position when it is a short term entry signal. All additional long term signals are ignored or we employ the %26#92;"Updating%26#92;" technique described above.
另一種情況是我們可以將我們的交易限定在長線交易策略和短線交易策略範圍內,這樣即使我們同時檢測6個交易系統,我們同時持有的倉位也不會超過2筆。如果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長線倉位,那麼我們僅當得到短線交易信號的時候才入場建立第二筆倉位。我們要麼忽略以後得到的所有長線交易信號,要麼採用前面所示的“更新”技術。
As you can see, trading six systems at once does not require that we ever have six positions on at any time. In fact the specific intent designed into the multiple bond strategies is to never have more than one or two positions on at one time unless we are in a strong bull market where trading is easy and usually very low risk. In that ideal market environment we want to have as many positions on as our capital and system signals will allow. If the systems operate as designed we might have as many as four open positions under these ideal conditions. Any more than that would be very unlikely and easily handled.
如上討論,同時使用6個交易系統並不意味著在交易過程中的某時某刻我們會同時持有6筆倉位。事實上,我們的債券市場多重交易策略的一個內含準則是:我們一般不同時持有一筆或兩筆以上的倉位,除非我們正處在一個強勁的牛市,此時交易即簡單而且通常風險也很低,在這種理想的市場環境中我們會在資金和系統允許的範圍內持有盡可能多的頭寸。按照我們設計的系統,在這種理想的條件下,我們最多同時持有4筆頭寸。超過該頭寸規模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也很難管理。
In summary, the systems themselves should take care of most of the position sizing automatically. But in case we want to limit our exposure or use other position sizing methods there are many ways of applying logical and creative strategies that will limit our open positions to whatever number we desire. We have only illustrated a few of the many possibilities
總之,多重系統本身應該能自動照顧自己的頭寸規模。但是,如果我們想限制我們的頭寸暴露或者使用其他頭寸調整方法,我們還能通過許多合理的有創造性的策略來限制我們的頭寸規模,我們僅列舉了其中部分可能的方法。...@.@
期貨投資心得漫談 ...
相對於股票投資、房地產投資或者其他實業投資,期貨交易更是一項獨特的投資活動。投資者如果能夠清醒地認識到交易中的風險,並為此不懈努力且能獲得成功,期貨交易就提供了一條更為快捷的“致富”之路。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項其他的投資活動能如同期貨投資那樣充滿了投機性和誘惑性。當然,在期貨市場要想獲得成功,除了有扎實的期貨交易基本功外,還要有良好的心態。
  1.客觀認識期貨市場的風險與機會。
  期貨市場是一個零和市場,注定少部分人獲利絕大部分人虧損,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作為普通投資者,風險的控制就變得極端重要,它將決定投資者在期市參與的時間、參與的成功程度,他還將決定投資者的心態狀況。期貨市場的風險與機會雖然客觀存在,但我們不能片面地強調。因為風險與機會共存,成功與失敗同在,這才是期貨市場的魅力所在。
  2.做好心態控制。
  在重大的體育賽事中,許多優秀的老運動員常常發揮失常,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壓力太大。而許多新手能脫穎而出,沒有心理負擔或許是獲勝的重要因素。在金融投資領域,有人模擬交易能做得很好,但實盤交易則差強人意,關鍵因素是模擬盤的資金、交易都是虛擬的,交易時能做到心平氣和,而面對實盤交易的盈虧,投資者則很少能夠坦然面對。
  心態控制需要一個過程,在沒有達到相當的專業投資水準之前,不能過分地強調心態。在心態、資金管理中,應以資金管理為重;隨著操作能力的提高,心態控制才能排在首位。心態的穩定需要贏利來磨練,不能贏利,就不會有良好的心態,就談不上心態的控制。資金管理做得好,能小虧大贏,心態自然能調整得比較好,一個總是虧損的人,他還會有好的心態嗎?
  3.要戰勝市場,先戰勝自己
  參與期貨交易,能清醒地認識自己處於什麼位置很重要。自己的對手那麼多,有生產商、銷售商、加工商、進出口商和大量的投機者,而我們自己卻很難掌握所有期貨品種的情況。在此背景下,向市場中所有的參與者挑戰,發揮自己的優勢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投資者要認清所有品種的市場規律是很難的,所以,實際的操作應盡量建立在比較客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適應的品種做交易,賺取自己有把握的利潤,主動放棄不確定和無把握的市場機會,確保風險處於被自己控制的範圍之內。
  對大多數人來說,有恐懼和貪婪的天性是很自然的,但要克服人性的弱點並非易事,所以交易過程就是歷練人性的過程。每個人都有其自己的優點,有人激進,有人穩健,所以了解自己並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通過市場的反復磨礪優化,心態就能逐漸平和,而以平和的心態參與交易,就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就能選擇機會、利用機會。心態平和,對利潤的預期就會縮小,就可以避免急躁心理。心態平和,就可以做到在可以承受虧損的情況下追逐最大化的利潤,因為損失是在考慮之中的,它不會太大地影響情緒,處理問題就會果斷得多。
  等待機會出現之前要有無比的耐心,機會出現時要非常細心地來辨別機會的真假和機會的大小,在操作中要有別人沒有的決心和出現錯誤時敢於改正的狠心,經過不斷地反復訓練,如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戰勝市場則是水到渠成。
  4.理性投資最重要
  期貨投資需要理性化操作,違背市場規律進行操作的投資者最終都將被淘汰出局。當然,理性的投資不一定會成功,但不理性的投資結局會更糟,“巴林事件”“雷曼事件”...就是明證,這其中的當事人都曾是非常出色的交易員,雖然他們失利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則是確定的,即非理性的賭注是他們在風雲變幻的金融市場,最終失去了自我。
  要想獲得期貨投資成功,除了天賦以外,學習和總結十分重要。這既包括期貨知識的更新,又包含經濟、金融知識的學習。良好的心態來自於無數次的成功和失敗,不出幾身汗,不脫幾層皮不會輕易成功。期市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更是個人綜合素質的競技場,只有具備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才能經受住大浪淘沙的考驗。挑戰自我,才能邁向成功;戰勝自己,才能攀登顛峰。...@.@
把握期貨交易的“主心骨”...
許多投資者在進行期貨交易的時候隨興所至,往往是根據市場的某一點變化而貿然決定自己的操作,這樣的做法最終導致的結果只能是招致損失。如何讓自己對後期市場的預測有一個思想準備,如何讓整個操作富有節奏感,這裡有個職業炒手A君的投資理念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今年股指,在這波上下的行情中,許多投資者最終都是以虧損而告終。雖說受到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故讓人覺得有很大的操作難度,但總體來看這樣的一波走勢還是很有節奏感的,值得我們去總結學習。在這把大起大落的行情中一共交易了四次,能夠讓自己手中的資金增加數倍除了有好的技術手段以外,能夠把握住交易的“主心骨”也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以長中期均線為綱,以各種分時圖為目,綱舉目張”,這是A均期貨交易的基本要領。不根據周線圖操作,所以將日線圖作為長期圖表,來把握趨勢。也很簡單,以日均線排列和走向為把握趨勢的不二法門,均線多頭排列,方向向上,只多不空;均線空頭排列,方向向下,只空不多;均線收斂橫走,出場觀望,手癢的極小單參與,一旦均線方向出來,價位突破盤整帶,堅決跟進。(為防假突破,以盤整帶上下點為止損點,再觀望,再突破,再跟,以小虧損贏大波段)。行情經過了“上昇-平台-上昇、下降-平台-下降”這是最典型的。其次,“關注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成交量是判斷行情突破是否有效的依據,每一次新方向的出現都會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但是成交量的觀察,必須兩個主力合約一起看,單個放量不足為憑。而期貨交易中持倉量的變化也非常的關鍵,一般來說,減倉肯定對空頭有利,而增倉在像一倉獨大時,並不一定對多頭有利。再次,“關於主力頭寸的變化和合約之間的關聯”。成交大量以後,一旦量縮掉,橫走後主力凈頭寸的方向必然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這是主力不能出貨的苦;而合理的價差是我們可以長期關注,如果基差太大超過了其成本的合理水準,就會引發大資金的套利交易,屆時這種安全的操作你也可以大膽的嘗試。最後,“交割日和倉單的問題”。由於交割日的持倉量較小,所以不具備太大的參考價值,而對應於倉單的問題投資者也大可不必多管閑事,盤口已經說明一切。另外因為國外市場整體比較成熟,走勢也是有跡可尋,可適當對比參照。能綜合上述的諸多方面,期貨交易的主心骨也算是抓牢了,這讓A君的交易也顯得特別的流暢,半年時間能有數倍的收益率,不得不讓我們佩服。
  點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目前市場真正活躍品種並不多,這就讓投資者有足夠的時間去逐一把握住各個品種合約的脈搏。做好自己的交易計劃,抓住交易中需要注意的“主心骨”,打有把握的仗,這樣才能是你長期站在勝利者的一方。先前在不少人的投資理念當中,無非是“資金規模、風險管理、操作紀律、技術手段”幾要素。在這裡我們把它們予以總結,把前三者歸納為本,而後者是末,所以投資者在參與期貨交易的過程中千萬不可本末倒置,否則只會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其中在操作紀律中,“順勢而為、綱舉目張”是你必須牢記的重中之中。融合了各方要領,相信你也會成為期貨市場佼佼者。...@.@
金字塔加碼 ---1
一、金字塔式加碼
  在帳戶出現浮動利潤,走勢仍有機會進一步發展時加碼,是求取大勝的方法之一,加碼,屬於資金運用策略範疇。
  增加手中的交易,從數量而言,基本上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倒金字塔式,即是每次加碼的數量都比原有的舊貨多;第二種是均勻式,即是每次加碼的數量都一樣;第三種是金字塔式,即是每次加碼的數量都比前一批合約少一半。
  如果行情是一帆風順的話,那麼上述三種處理都能賺錢。如果行情逆轉的話,這三種處理哪種比較科學、哪種比較合理就立見高下了。
  假設我們在1920元買入某商品合約,之後價格一路上揚,隨後在1955元加碼,到2005元又再加碼。又假設手頭上的資金總共可以做70手合約,如果以上述三種方式分配,就會產主如下三個不同的平均價:
  倒金字塔式:在1920元買10手,1955元買20手,2005元買40手,平均價為1978元。
  均勻式:在1920元、1955元、2005元三個價位都買入同等數量的合約,平均價為1960元。
  金字塔式:在1920元買40手,1955元買20手,2005元買10手,平均價只為1942元。
  如果某商品期價繼續上揚,手頭上的70手合約,均勻式加碼比之倒金字塔式每單位多賺18元的價位;金字塔式加碼更是比倒金字塔式多賺36元的價位。賺也是金字塔式優越。
  反過來,如果某商品期價出現反復,昇破2010元之後又跌回1965元,這一來,倒金字塔式由於平均價高,馬上由賺錢變為虧錢,原先浮動利潤化為烏有,且被套牢;均勻式加碼雖勉強力保不失,也前功盡棄;唯有金字塔式加碼的貨由於平均價低,依然有利可圖。
  做空頭時也是同樣道理。在高價空了貨跌勢未止時加碼,也應一次比前一次數量要減少,這樣,空倉起點時的數量保持最大,最後一次加碼數量最少,維持金字塔式結構,這樣平均價就比較高,在價格變動中可以確保安全。
二、累進戰術的應用
  越來越多的交易者意識到孤注一擲的危害,分兵漸進的原則已成為大家的共識。但是,要真正落實分兵漸進仍有一個如何加碼問題。而累進(PYRAMID)戰術,正是分兵漸進原則的具體應用。
  所謂累進戰術,就是:假設你在A點買進,剛好被你抓住的是谷底,接著行情上揚到日點,你覺得漲勢才起步,無理由急於套利,又在B點加入第二支兵買入乘勝追擊。行情漲至C點,認為不過是一個大昇浪的中間點,再加碼第三支兵擴大戰果,臨近浪頂才“鳴金收兵,班師回朝”。因此,累進戰術也可以稱做順勢加碼。...@.@
金字塔加碼 ---2
正確應用累進戰術有三點是必須要注意的:
  第一,賺錢時才加碼,因為賺錢時加碼是屬於順市而行,順水推舟。買入之後漲勢凌厲再買或賣出之後跌風未止再賣,這樣可使戰果擴張,造成大勝。如果虧錢時加碼卻是逆市而行,在錯誤的泥潭越陷越深,所以,經驗豐富的交易者都有一股加碼的狠勁,但“只加生碼,不加死碼”。
  第二,不能在同一個價位附近加碼。譬如你在2090元/單位時做了一筆某商品空頭合約,應該等行情跌至2050元再空第二筆,跌破2000元大關再做空第三筆。如果在2090元/單位時賣出第一筆,在市場牛皮之際,2080元時又賣空第二筆,2065元你再空第三筆;價位在2080元左右,這樣一來豈不是變成孤注一擲了嗎?一個反彈上2100元怎麼辦?
  第三,不要倒金字塔式加碼。當你準備做累進戰術的時候,資金分配很重要,第二支兵應要比第一支兵少,第三支兵又應比第二支兵少。這樣三支兵的平均價比較有利。相反,每次加碼都比原來的多,做多頭的話,平均價就會拉得越來越高;做空頭的話,平均價就會壓得越來越低,行情稍微反復,就會把原先擁有的浮動利潤吞沒,隨時由賺錢變為虧錢。這是極為不智的做法。
  分兵漸進是正確的原則。一個正確的原則必須配以正確的策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做好上述三點事項,累進戰術方可發揮威力。
三、平均價戰術不可亂用
  期貨買賣一般策略中,平均價戰術被很多人奉為經典,不少專業書刊、訓練教材都列入介紹,相當部分交易者亦以這套戰術從事期貨買賣。
  平均價戰術要點是:當市價於A點時,根據所搜集的資料判斷行情會上昇而買入,但可能基於某些因素而暫時下跌。故當市價下跌至B點時,更應買入(因原有資料顯示行情會上昇),這樣,總體買入的價位就是A點與B點之間的平均價,比A點為低。一旦行情漲回A點,便可反敗為勝。依照這個策略,如果行情從B點繼續下跌,則在C點再買,再跌又在D點再買…總之平均價越拉越低,只要市價回昇至平均價以上則可獲厚利矣。跌市做法亦同此理。
  這套戰術是否確實可行呢?雖不排除有時會成功的可能,但基本上相當危險。
  首先,這種做法屬於逆市而行,並非順市而行,既然在A點買入後而行情下跌,已證明了原先認為大市會昇的判斷是錯誤的。“不怕錯,最怕拖”是期貨交易首要原則。無論你信心有多大,只要你手上的合約出現浮動損失,就應按事前設好的止損點迅速認賠出場。如果太堅持自己最初的看法,一而再、再而三的逆市投入,只會招致越來越大的損失,期貨是信用擴張10倍以上的生意,當你在B點再買時,你要先補足在A點買入的浮動損失;又跌在C點再買時,又要先補足在A點和B點買入加起來的浮動損失…這樣就不是什麼兩套本錢、三套本錢所能應付的。有些人沒有想到這一點,往往資金預算無法控制,半途就被斷頭。
  有人說,資金充裕就可以用這一招平均價戰術,在一段小反復當然可以,但遇到周期性轉市,這套平均價戰術就變成擔沙填海,等於踏上不歸路,平均價戰術真的不可亂用。...@.@
金字塔加碼 ---3
四、反轉戰術的運用
  當期貨市場出現重大的突發性新聞時,行情就會大幅波動。如果原來已持有的合約剛好與消息市走勢相反的活,就有必要運用“反轉”(SWITCH)戰術了。
  反轉的做法是:比如在A點做了多頭之後,新的刺激因素使價格下挫,對行情重新檢討,確認原先的判斷是錯了,則立即在B點雙倍賣出,變多頭為空頭,當價位下跌至C點時,除彌補原先的虧損外,尚可獲利。
  反轉其實包含了兩個層面:一是原先的合約作認賠處理,符合“不怕錯,最怕拖”的原則;二是掉轉槍頭,爭取反敗為勝,符合順市而行的原則。
  反轉戰術在大市發生轉折,即由上昇軌道轉為下降或由下降軌道轉為上昇時,具有特別的效果,可謂扭轉乾坤全靠它。
  反轉戰術並非時時可以使用。遇到反復起落市或牛皮行情等等,就不能亂用了。當行情在狹窄幅度內呈箱形來回穿梭,上到某個價位左右就掉頭而下,落到某個界線附近又掉頭而上時,如果你仍做反轉的話,就會“左一巴掌、右一巴掌”被打得暈頭轉向,這時倒是一動不如一靜,以不變應萬變為宜。
五、觀察一下再做反轉
  在期貨交易中,如果看錯了就要及早認賠出場。至於是否馬上採取行動往相反的方向入市,就得一慢二看三通過了。
  因為每一個價位作為出發點,在下一個價位出來之前都有向上或向下兩種可能性。我們不能絕對地肯定走勢必漲或必跌。做了多頭認賠是擔心會繼續跌,是否跌還有待觀察;做了空頭止損是防止會繼續漲,是否漲仍要看發展。認賠之後不容有失,再做要很小心。立刻作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採取相反的行動,除非是機會率很高、把握性很大,否則不應如此匆忙。誰敢斷定下一步必漲或必跌呢?
  事實上在買賣過程中,往往一錯到底還不至於帶來那麼巨大的虧損,最慘的是一錯再錯,左一巴掌,右一巴掌。立刻做反轉,就存在這樣的危險。
  市場走勢經常會出乎預料,你做了多頭,行情向下,你不信嗎?它就跌給你看;你仍不信?再跌!你看漲的信心徹底動搖了,認賠出場了,哈!行情就回頭而上。如果你認賠時馬上反轉,在跌勢將盡時才追賣,豈不是才踩完一個陷阱,又跌進另一個羅網嗎!想一想也知道:走勢總是一個浪接一個浪地漲跌的,你在一個下降浪的頂做了多頭,跌到浪底,你卻反轉做空頭,而到了底這個浪已要止跌回昇,你當然被逮個正著!
  順市而行、撥亂反正、做反轉戰術的原則是對的,之所以要觀察一下才下手,就是為了判斷原先自己意想不到的這個趨勢究竟方興未艾抑或臨近尾聲。綜合基本因素、技術分析、資料信號等,認為是仍有足夠活動空間時才能實施反轉做法。一個勢總有一定幅度,原先認賠損失越少,越值得立刻反轉,因為相對剩餘空間大;原先認賠損失越大,越不值得立刻反轉,圇為相對剩餘空間小。
六、把握輸少贏多的機會
  期貨買賣輸贏的機會經常是一半對一半,即是除了漲跌都有可能這一點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平常的一次出擊,有機會賺十個價位,也有風險虧十個價位,以賠率來講是一賠一。一個賺錢的上佳機會,除了基本因素傾向強烈,圖表信號明顯之外,還必須具備“輸一贏三”、“輸一贏十”這樣的好賠率。
  期貨走勢,再強的牛市總有它的頂,再凶的熊市也會有個底。從階段發展來看,更是一個波浪接一個波浪,每個浪都有它的波峰和波谷。所謂輸少贏多好賠率的機會,就是在臨近圖表關口、心理關口、干預關口的頂部時做空頭,接近底部時做多頭。假著破頂穿底,立即止損,只是虧一點點。如果真的成了頂部或底部,那就大賺特賺。
  第一,從圖表關口找機會。例如在一浪高一浪的昇勢中,把兩個以上的小浪之底連成一條直線,就是趨勢線中的上昇支持線,當一個新浪回頭,價位靠近支持線時馬上入貨,同時設限跌破支持線就止損。這樣,虧是丟芝麻,賺是摘西瓜。
  第二,從心理關口找機會,在市場上,很長時間沒有漲到某個整數價位,這個價位就成為上昇勢的心理關口;相反長期未有跌到某個大數價位,這個價位就成為下跌勢的心理大關。接近上昇勢的心理大關做空頭或臨近下跌勢的心理大關做多頭,破關認賠虧損有限,不破的話就有暴利可圖。
  第三,從干預關口找機會。一個國家的政府和中央銀行以及交易所為了壓抑過分投機,穩定金融秩序,維護正常供求,在某些時候也會採取行動對市場加以干預,令行情急轉直下。接近這些關口也可以以小搏大。...@.@
金字塔加碼 ---4
七、清淡的月份不要做
  以交割時間順序來說,同一商品的期貨有現貨月份、近期月份、遠期月份、最遠期月份之分。
  由於季節性或交易旺淡季的影響,有的月份交投比較活躍,有的則顯得清淡。所謂活躍,就是買賣畢較多,成交量大,不論什麼時候都容易有買賣對手,可以把手頭上的合約順利出脫。所謂清淡,其特點是買賣比較少,成交量稀疏,有時想賣出沒有對手承接,打算買入又沒有人出貨,價格要麼死水一潭,要麼大步空跳。
  農產品類的商品,一般是播種期和收獲期的月份最活躍,生長期比較活躍;另外,通常是遠期月份活躍,近期貨較不活躍。在買賣時必須善加選擇。
  活躍的月份由於買賣盤口集中而且大量,市場抗震力強。即使某個大戶有大筆買賣,由於活躍的月份有足夠的容納量,所以沖擊力相對減弱,價位波動不會太大。然而,在不活躍的月份進行交易,因為市場容納量少,即使一筆不大的買賣,都會引起大的震蕩,容易產生無量上昇或者無量下跌。你買要買到高高,賣要賣得低低。做新單難有對手,想平倉難以脫手。因此,做不活躍的月份很吃虧。
  期貨市場變幻無常。當我們入市之時,首先要想到進得去是否出得來。挑選活躍的月份交易,即使後有追兵,不致前無去路。在不活躍的月份買賣,就難免被人“關門打狗”,毫無還手之力,你要試試嗎?
八、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在期貨交易中,當你手頭上的貨處於虧損狀況時,實在不宜久留,兩三天都沒有改善就要馬上下單認賠出場,不要抱著這些虧損的單子過週末。這是貫徹“不怕錯,最怕拖”原則的重要措施。
  有些人手頭上的貨出現浮動損失之後,一味死守,拖足幾個星期,甚至由遠期拖到近期,由近期拖到交割期,最後仍難逃斷頭惡運。為什麼會這樣頑固呢?原來他們都抱有一種心理:“多熬幾天,希望多空會轉勢”。
  首先,“希望”歸希望,事實歸事實。擺在眼前的嚴酷事實是:手上的單子正居於不利形勢,方向和大勢相反,就是說自己做錯了,問題在於讓這個錯誤到此為止,還是讓錯誤繼續擴大下去?盡快撤退,損失有限,“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曠日持久拖下去,越陷越深,一旦滅頂,以後就算有機會也沒有本錢了。
  其實,“多熬幾天”是否就有翻身的機會呢?如果是一個周期性昇勢而你做了空頭,或者是一個周期性跌勢你做了多頭,“多熬幾天”是毫無作用的。
  即使從技術性來看走勢,雖然價格是一浪接一浪地曲折的發展,但決不等於兩三天或六七天就必然逆轉,隨隨便便由昇變為跌,無端端跌會轉為漲。一個昇浪或一個跌浪總會有個過程,不會迅速到頂,也不會很快到底。到了頂或底,技術性調整亦是有一定的幅度,不一定會回到你被套牢的價位讓你脫身。多熬幾天,於事無補。耐心可以表現在捕捉戰機時,“不明朗的市不入,無把握的仗不打”。但在出現浮動損失時,“耐心”就是“束手待斃”的同義詞。
九、合約要及時換月
  習慣上,期貨交易者都是挑選買賣最活躍的月份交易。而隨時間的推移,遠期月份,都會變成近期月份直至交割月份。
  做期貨要緊記“君子不立危墻之下”。通常來說,到了交割月份,由於時日無多,活動空間減少,加上保證金加倍甚至全額交割,對沖避險的生產商實行收現貨或交現貨的沖擊,所以一般交易者都“敬鬼神而遠之”,不會把合約拖到交割月份。正是由於這一因素,交割月份交投疏落,價格飄忽,交易者不宜在此久留。因此,手頭上的合約及時換月,轉移到“安全地帶”,是減低風險、提高勝算的重要措施。  所謂“換月”,就是把手中臨近交割月的原有合約平倉,同時在買賣最活躍的月份,建立新的合約。一般情況下換月都是保持同樣數量合約,保持同樣買賣方向。
  合約換月要留意如下要點:
  第一,要及早行動,不要拖到“最後一班車”。比如到月底最后一個交易日前一兩天,會有比較多的平倉單。如果前一階段被套牢的買單比較多,那麼平倉時賣單較為集中,會令行情更加下沉;如果前一陣子被軋住的空頭比較多,到時平倉性的買入也必為大量,會令價位更往上竄。毋須諱言,需要動“換月手術”的,一般是被套牢而又決心守下去的單子。所以,拖到最後關頭才出脫換月,只會擠作一團,互相踐踏,使價位波動加劇,令損失增大。有經驗的做法,是轉為交收月份之前一個月就要著手部署,捕捉良機,盡量在還有幾天就轉月之前移倉換月。
  第二,換月時,舊合約平倉和建立新合約要同時進行,不要一先一後。因為合約換月一個特點是保持同樣數量的合約,如果時間上錯開處理,先平舊倉再建新倉或先建新倉再平舊倉,要麼手上變成“一無所有”,要麼“舊愛新歡共處”,都違背換月原意。
  以上講的是換月的技巧。合約要到了考慮如何換月的地步,說明是拖了很久,這不是好事情。要是賺錢的單子,平倉就獲利,那還用得著傷腦筋去換月嗎?...@.@
金字塔加碼 ---5
十、要把握拋空機會
  期貨交易是可做多頭也可做空頭的“雙程路”。一般交易者囿於股票、房地產投資的傳統方法,初接觸期貨買賣時,往往對先買後賣易於接受。而對先賣後買則難於理解,因此對做多較有興趣,對拋空總覺得有點不踏實,從而錯過了不少賺錢的機會。
  期貨交易發展到現在,履行現貨交割的比率占很少了。絕大多數交易者都是基於預期心理,以“考眼光、賺差價”為出發點,去從事期貨交易。如同預測某項商品將會供不應求而做多頭一樣,估計某種商品可能供過於求而做空頭是正常的。並非手頭上原先有實貨才可以賣出、只要到頭來在市場上將合約買入平倉,就毋須交現貨,正如做了多頭只消在市場上將合約賣出平倉,便不用收現貨的原理。
  期貨市場沒有永遠的漲勢。有漲必有跌,如果只習慣於在漲市中做多頭,不善於在跌市中做空頭,就等於放棄“雙拳出擊”,浪費一半機會。
  由於多數交易者慣於“先買後賣”的“順序”,而不慣於“先賣後買”的“倒序”,變成做多的人通常比賣空的人多。既然期貨交易實質上是一個財富再分配過程,看對的賺看錯的,看錯的虧給看對的,那麼,就好比打麻將一樣,在昇市過程中,是“三家贏一家”,在跌市過程中則是“一家贏三家”。表現在走勢上,在牛市中因為錯的人較少,買家一般都希望不要買得太貴,所以昇勢相對而言是“漸進”式,相反地在熊市中因為占市場人口多數的買家成了產錯誤的多數,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氣氛中爭相出脫,不計成本,所以跌勢相對來說是“急進”式。譬如爬樓梯上頂樓總是緩慢些,但從頂樓跳下來就急促了。期貨市場永遠是跌比昇要快得多。
十一、不要主觀設想頂和底
  一手合約,對於整個市場,不過是大江中的一滴水,漲潮,隨大流上溯;退潮,隨大流下游,才能顯現出它的存在意義。買賣宜重勢不重價。只要供求、經濟、政治及人為各種因素仍然利多,市場人氣仍然看好,只要資金仍然流入市場轉化為買單,那麼,行情就會一浪高一浪向上,不斷摸頂。反之,走勢就會一浪低一浪的向下,不停探底。所謂高價,只不過是相對於前一階段的價位較高,下一個價位又昇上去了,原來的高價馬上變成低價;所謂低價,只不過是相對於前一階段的價位較低,如果下一個價位又跌下去了,原先的低價立刻變成高價。每一個價位的下一步發展都有向上和向下兩種可能。  如果是你主觀上認定某個價位是頂,等於否認了它仍然會向上的任何可能性;你主觀上認定某個價位是底,無異排除了它仍然會向下的任何可能性。但,市場的無形之手是不由你指揮的。 不要奢望自己能在頂價賣出和在底價買入。因為放眼一個月,成交的價位有很多個,但頂和底只有一個;回顧一整年,成交的價位有非常多個,但頂和底只有一個;翻開整個歷史,成交的價位有無數個,頂和底亦只有一個!看對大勢能賺錢已經不錯了,何必強求賣到頂、買到底呢?就等於打乒乓球一樣,能扣殺得分已經很不錯了,如果還要每球都扣殺成擦邊球,恐怕世界冠軍都做不到!
十二、規避賺錢變虧錢
  一筆買賣,如果一開始就看錯方向,一入市就被套住,到後來被斷頭,猶無活可說;但一開始是看對的,一入市就有浮動利潤,由於沒有掌握平倉時機,碰到行情逆轉,到頭來賺錢變虧錢,心理打擊就大了。
  這個問題確實令交易者感到困惑:當手上的交易處於有利形勢時,著急急忙忙平倉套利,恐怕會失去以後的大勝機會;但不及時平倉放進口袋,又擔心風雲突變,變成“敬酒不吃,吃罰酒”。如何避免賺錢變虧錢,是交易者在期貨買賣中必須恰當地處理的重要課題。
  當帳戶有浮動利潤時,是否需要平倉。首先要觀察大勢。比如你是做了多頭的,如果當時利多的供求、經濟、政治、人為等基本因素沒有改變,圖表上仍未碰到阻力,市場人氣依然旺盛,就不必匆忙了結出場。你可以假設自己手頭上沒有貨,問一問自己:如果現在進場,究竟應該買入還是賣出?如果答案是“買入”,那麼你原先持有的多頭合的便不宜平倉賣出。因為這時仍未有任何徵兆會令你由賺錢變為虧錢。原則上有跡象醞釀轉勢才值得擔心這一點。...@.@
金字塔加碼 ---6
當然,走勢的逆轉往往是突如其來的,不怕一萬,最怕萬一,避免賺錢變虧錢主要有兩種方法:
  第一、在勢猶未盡時,先將有浮動利潤的合約平倉百分之五十,只留下一半參與追擊。這一減碼措施,可保障這筆買賣立於不敗之地。因為即使後來形勢逆轉,留下的一半“打回原形”,先期出場的一半利潤,已入袋為安了。但要注意留下的一半最多設限同一價位或夠手續費出場,可以是零,不能搞成負數。
  第二、如果不分批走貨,亦可設限“回檔十分之三”就平倉,緊跟大勢,不斷擴大戰果,到適當時機平倉出場。例如做了期貨合約的空頭,有5000元浮動利潤在手,就設限價單,如果反彈2000元上來就平倉;如果行情繼續下跌,有8000元浮動利潤,又設限價單,如反彈3500元就平倉。這個方法的好處在於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保證浮動利潤起碼有七成進入口袋。
  以上兩種方法,在一般情況下頗為有用,結合起來用也可以。但是,遇到特殊的急昇急跌走勢,防不勝防,也有失控的時候,沒有十全十美、萬無一失的方法。既然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偶爾反勝為敗亦屬平常!
十三、不要點太多火頭
  很多人強調“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喜歡分散投資;也有人善於橫向思維,綜觀全局,採取圍魏救趙的做法,力求以一種商品的利潤彌補另一種商品的虧損。但是,這並不等於我們可以一次點起多個“火頭”,同時進行多種商品的買賣。
  首先,人的精神、時間是有限的。作為交易者,應該是有多少閑資才做多少,另外還要有多少時間、精力才做多少。如果做許多種商品的買賣,肯定疲於奔命,難以應付。
  其次,支配備種商品的供需、經濟、政治、人為等因素千變萬化。有的商品跟另一些商品“風馬牛不相及”;有的消息對這種商品利多,卻對另一種商品利空。如果同時從事多種商品買賣,要進行不同的行情分析,留意不同的技術指標,往往會搞得自己頭昏眼花,顧此失彼,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古往今來的戰例表明,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無疑事半功倍。“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把我們的資金、時間、精力集中運用,做好同系的或相關的或走勢特別明朗的一兩支或最多三支商品期貨,效果就會好得多。畢竟,能夠同時與很多人擺開棋盤對弈的棋王是鳳毛鱗角,不是人人可為的。 ...@.@
決策與價格行為之間矛盾:理智還是瘋狂?
理智與瘋狂完全是矛盾的一對概念,要想調和好並不容易,筆者今天把它提出來,主要是因為它是大多期市交易員的決策要求和期市的價格行為特徵之間矛盾的經典寫照。我們每一個人從事期貨交易都力爭做到理智,盡量減少沖動,但是我們的交易對象——市場價格行為在趨勢慣性的作用下經常不理智,有時十分瘋狂,這在大起大落的牛熊市道里頻頻出現。我們不能認為價格行為的瘋狂是不合理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們更無法要求價格行為不要瘋狂,價格行為是集體力量的結果,非個人力量所能及,因此我們只能要求自己在理智的基礎上適應價格行為,無論它是瘋狂的,還是不瘋狂的。
   為了認清市場的動向,讓交易決策變得有理有據,因此大多數投資者就會從基本面、技術面、心理、甚至權威理論等諸多方面進行權衡,力求有一個合理預期,並在合理預期基礎上做出自認為理智的交易決策,然後滿懷希望的期待利潤出現,這就是大眾所說的理智。通常情況下,期市價格行為在投資者預期範圍內,就說它理智,如果遠遠超出了投資者的預期就說它瘋狂,看來市場瘋狂與否,是由投資者的主觀預期決定的,是人的主觀看法而已,而不是由市場價格行為的自身規律決定的。
因此用我們的理智思維去預測基本趨勢的高度本身就不理智,本身就是偏執的瘋狂之舉,尤其是在大牛大熊的市道裡更是如此。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們就不應當認為價格行為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範圍就說它瘋狂。如果價格行為總在我們預期範圍內波動,順勢而為也就不會成為華爾街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忠告。順勢而為除了是因為你的頭寸能獲得基本趨勢的支持之外,還因為基本趨勢的終極高點或低點根本就無法預測,很多逆勢而為都是預測 既然我們無法用理智的眼光去預測基本趨勢的終極高點或低點,那麼我們的交易決策是否就無需、也無法理智呢?答案當然不是,只是理智的內涵有所不同而已,我們的觀點是在大牛大熊時代借機順勢、借機乘勢才是理智的交易行為。有句名言﹕人有智慧,不如乘勢。既然基本趨勢無法預測其終極高低點,也無人能阻擋,因此順基本趨勢交易常有意想不到的利潤,相反,如果逆基本趨勢交易則常有意想不到的風險,但要在較大的時間框架裡做到順基本趨勢交易,必須具有良好的大局觀和敏銳的拐點意識。順基本趨勢交易才容易更理智。
   那麼是否任何時侯順基本趨勢交易都是理智的呢?答案當然不是,我們還不至於因為抓住了幾次大機會而自大起來,這種自大也是不理智的瘋狂行為。在我們看來,順基本趨勢交易至少有兩種情況要回避,一種是基本趨勢近期內已充分加速,此時泡沫雲集,趨勢交易者已獲利充分,無心戀戰,急於落袋為安,若此時順勢介入那是形式主義的瘋狂之舉。基本趨勢的終極高點或低點惹的禍。
可見,順基本趨勢交易成功的關鍵是次級調整結束後的價格行為表現,即價格晴雨表是否已預見到了次級調整結束和基本趨勢即將展開,這既需要耐心,更需要良好的大局觀和敏銳的拐點意識以及價格行為解讀能力。尤其是價格行為解讀能力,你可以看懂嚴重滯後於價格行為的基本面,也可以看懂似乎有價值的指標,甚至也把大師的理論讀得很透,但就是未必能讀懂價格行為,但我們交易的對象恰恰就是價格。因此你不能直接讀懂價格行為,即使把基本面和指標弄得再透,也無濟於事,還是在瞎猜,這是很多決策風險的根源。讀懂價格行為只依靠K線理論,包括日本K線戰法和西方的形態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你的專注、耐心和綜合功底,具體如何解讀價格行為這裡就不詳述了。此外,我們在這裡也不是要去否定基本面等的作用,只是認為作為交易員,我們應當知道在不同的階段關注不同的東西的重要性。正如利狐·摩爾所言﹕原因你可以去等待,但時機你不能錯過。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面對經常不理智的、甚至瘋狂的期市價格行為,我們不要試圖用自認為理智的眼光去預測它的高低點,市場的基本趨勢不是用來預測高低點的,而是用來充分利用的。在大牛大熊時代,人有智慧,不如乘勢,因此借機順勢、借機乘勢才是我們面對瘋狂期市但又理智交易的真正內涵,但順勢交易必須借機而動,沒有機會或時機的順勢交易是形式主義的順勢而為。...@.@
不要一味地按自己以為的那樣去思考!
一天,一個盲人帶著他的導盲犬過街時,一輛大卡車失去控制,盲人當場被撞死,他的導盲犬為了守衛主人,也一起慘死在車輪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門前。 一個天使攔住他倆說: 對不起,現在天堂只剩下一個名額,你們兩個中必須有一個去地獄。主人一聽,連忙問: " 我的狗又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地獄,能不能讓我來決定誰去天堂呢? "
天使鄙視地看了這個主人,她想了想,說: "很抱歉,先生,每一個靈魂都是平等的,你們要通過比賽決定由誰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問: " 哦,什麼比賽呢?%26quot; 天使說: " 這個比賽很簡單,就是賽跑,從這裡到天堂的大門,誰先到達目的地,誰就可以上天堂。不過,因為你已經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靈魂的速度跟肉體無關,越單純善良的人速度越快。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讓主人和狗準備好,就宣佈賽跑開始。她滿心以為主人為了進天堂,會拼命往前奔,誰知道主人一點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著。更令天使吃驚的是,那條導盲犬也沒有奔跑,它配合著主人的步調在旁邊慢慢跟著,一步都不肯離開主人。
天使恍然大悟:原來,多年來這條導盲犬已經養成了習慣,永遠跟著主人行動,在主人的前方守護著他。可惡的主人,正是 利 用了這一點,才胸有成竹,他只要在天堂門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輕輕鬆鬆贏得比賽。
天使看著這條忠心耿耿的狗,心裡著急,她大聲對狗說: "你已經為主人獻出了生命,現在,你這個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領著他走路了,你快跑進天堂吧! " 可是,無論是主人還是他的狗,都像是沒有聽到天使的話一樣,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
果然,離終點還有幾步的時候,主人發出一聲口令,狗聽話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視的眼神看著主人。 這時,主人笑了,他扭過頭對天使說: "我終於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擔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 ... 所以我才想幫它決定,請你照顧好它: " 天使愣住了。
主人看著自己的狗說:能夠用比賽的方式決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讓它往前走幾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過它陪伴了我那麼多年,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著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會兒。如果可以的話,我真希望永遠看著它走下去。不過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該去的地方,請你照顧好它。
說完這些話,主人向狗發出了前進的命令,就在狗到達終點的剎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獄的方向。他的狗見了,急忙掉轉頭,追著主人狂奔。滿心懊悔的天使張開翅膀追過去,想要抓住導盲犬,不過那是世界上最純潔善良的靈魂,速度遠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所以導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獄,導盲犬也永遠守護著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裡喃喃說道: " 我一開始就錯了,這兩個靈魂是一體的,他們不能分開 ..." 這個世界上,真相只有一個,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卻會看出不同的是非曲直。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大部分人看待事物,都無法站在絕對客觀公正的立場上,而是或多或少地戴上有色眼鏡,用自己的經驗、好惡和道德標準來進行評判,結果就是---我們可能看到了假像。
所以:
不要一味地按自己以為的那樣去思考!...@.@
對價關係 ...
舉凡人事物的組合都有其對價關係, 深刻瞭解某時空下最佳人事物組合之對價關係者, 則取得一般性的成功並過著愜意之生活. 錯判(盼)該對價關係者, 必付出額外的代價. 投機則是對價關係終極的遊戲場所.
任何對價關係都有競合. 追求雇傭關係者, 雇主要面對其他競相爭取勞動力的資本家, 雇員也必須與其他出賣勞動力的求職者爭求市場上所能提供的工作職務. 當然, 雇主非常可能彼此合作交換情報, 壓低雇用成本, 甚或利用資訊不對稱的力量, 操弄雇員彼此競爭賣力; 雇員自非只是受制於雇主, 也會形成工會抵制不合理的利潤分配, 甚至聯合掌握經營實權, 讓雇主進退維谷. 情愛關係也無不同, 唯世人經常過度浪漫化, 將其對價關係給隱匿起來.
追求情愛關係者, 除了投入時間, 感情, 金錢等各種可以或難以衡量的事物外, 一樣得面對競爭者的對價承諾或行動. 其實, 任何情愛關係說到底也是非常客觀的對價關係. 有些人追求浪漫無邊的對價, 有些人追求實質物質生活的對價, 有些則要求心靈性格上的對價關懷與支持. 一切都有各自的盤算與對價, 一旦對價不符合雙方期待, 則關係只能終止與其他對價關係並無不同. 不過世人總是看不清其背後的共通邏輯, 自尋煩惱而已.
投機則是對價精算的最高表現. 付出任何的時間, 精力與金錢, 都必須清楚對價%26quot;機會"是什麼. 這裡我不使用關係二字, 是因為投機交易雙方, 並無一個固定的關係存在, 交易結束就各人行各路. 各自圖求的是另一組未來的交易對價(也就是我稱之的機會), 而這組未來的交易對價是否為同一交易對象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經由兩次對價之後,投機者是否贏取最初所預想的%26quot;價差".
因此, 投機的對價, 乃是對某一小段時間(數日或幾週)是否存在一組比自己估算不準的%26quot;笨蛋", 對一個短期內本質不變的事物權利卻用不同的價格完成先後兩次交易, 而其中價差成為自己的嘴中肉.
如果任何想要投機之人, 如果平常就已經常常看不清楚自己所處對價關係中的相對位置, 並且不能在對價關係已經不合預期甚或不存在時斷然結束該關係, 那麼千萬不要投入投機的行列, 只會空留類似許許多多在情愛關係之中載浮載沈的曠男怨女一樣, 那種困惑與失落的惆悵而已...@.@
面對價格的機械式處理 ...做一個專業交易員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確認可以進行的交易,當計劃產生指令時,便可以進場從容的交易。這些指令必須順著計劃的架構進行,而不是預測趨勢的轉變去操作。面對價格的機械式處理方式,就是在處理虧損部位的時候,通常必須毫不留情的。大家都希望虧損的次數能越少越好,但是您要做專業交易人必須學會處理虧損,明瞭自己永遠無法避免虧損,就跟吃飯一樣是自然生活的一部份。做到不在意虧損也通常是不容易的,除非它已經超過計劃所容忍的。做到專業等於是贏家,專業交易員很少加入自我情感在每一次的交易中,也就是不會讓情緒去掌控或影響處理虧損的倉位。雖然您已經明白紀律的重要性,而且嚴格執行該有的進場價位,最後還是會犯下錯誤。每當未能按照計劃執行進場,違背自己所設定的交易法則的當下,我們都會感到非常自責。這些錯誤絕對會讓您一犯再犯,而且是在一個完美的交易計劃出現的時候。我們面對價格的產生的同時,在非法則規劃或完全機械式反應執行交易,兩者所發展的後續變化,您只要長期觀察結果,機械式的處理方式並不需要做任何決定,因為交易計劃會告訴您應該如何轉變,法則會指示出哪一個價位必須如何處理。非機械式操作沒有任何固定的法則存在,也就是說沒有任何價格觀點指示出場或是進場,一切的動作都是因為價格的刺激所引發交易。因為我們的操作都會連續性的展開,逐筆逐次的隨機增強,操作者沒有法則而導致失敗。價格的機械式處理方式,就如同做一件事情不求回報一般,等同一個對經濟指標毫無概念的人也可以進行操作,這也跟操作不遵循法則一樣會賺錢相同,雖然有著對立的矛盾,但是思考計劃方式卻不一樣。人的心理對機械式交易有排斥,也跟虧損有著極大的關聯,但是法則逐次的增強效應,會讓您漸漸感受到一致或一連貫的操作,賺錢的部位會繼續擴大,並學會依照計畫讓虧損盡快的解決。而必須要注意的是,當您開始進入法則的同時,也必須一開始就建立啟動與停止的規則。因為價格的處理方法並不需要對市場的特有基本面熟悉,但是它仍有一個價格波動與量能的極限,我們必須在價格與操作脫離計劃之後停止,這些都必須由歷史價格去判斷研究的。建立一些適當的公式可以讓您決定哪一個價位要買進,那一個價位要賣出,並包括停損與停利的機制,不能太多,但卻必須在一個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